您的位置: 首頁 > 政經(jīng)頻道

【西街觀察】車圈不要扛著流量反流量

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張緒旺 網(wǎng)編:要聞新聞中心 2024-08-29

從“紅衣大炮”變成“紅衣大叔”的周鴻祎,已經(jīng)比當年溫和許多,但還是沒忍住跨界發(fā)火。近日,繼被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拒絕試駕”后,周鴻祎又與前阿維塔高管“隔空互懟”。

互懟事實有出入,當事人道歉,但核心癥結與周鴻祎的憤怒大概一致:沒有駕照不能開車的用戶,能不能提意見?

魏建軍擺手拒絕,“自己的車不需要周鴻祎試駕”。同時強調(diào)“廣大用戶的認可才是真正的認可,不能簡單地用流量去代表一個產(chǎn)品的價值”。

“不需要周鴻祎”和“不能簡單用流量代表價值”,兩句話各自成立:前者是個人選擇無分對錯,后者甚至是值得點贊的價值觀。

但兩句話放到一起構成因果關系不太妥當,對周鴻祎的否定背后,是對“周鴻祎是簡單流量”的定性。但即便是簡單流量,也不宜被憑空聲討。“一個連腳都沒有資格放在油門上的人,竟然有資格來評車。”這樣的論斷更是危險。

新能源和智能化加持下的汽車,外延了新功能新場景,但說到底還是代步工具,用戶可以作為駕駛者,也可以作為乘坐者,大多數(shù)駕駛者不是發(fā)燒友,一樣擁有評價和選擇的權利,并能影響他人。

車圈反對派對周鴻祎評車資格的質(zhì)疑,犯了同個話題不同頻道的毛病。你可以批評“不會開車的周鴻祎的評車水平”,但不能封殺周鴻祎評車的權利。以“有沒有駕照”做標準,更是反對普通用戶對汽車打分的權利。

那么多新品牌新車型競爭,那么多車企大佬互懟,那么多某某說車……汽車已經(jīng)是最具流量效應的產(chǎn)業(yè)領域,對一種流量的抨擊,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流量的運作。

社交傳播時代,營銷不再可有可無,而是企業(yè)經(jīng)營策略必需的一部分。除去黑粉攻擊和水軍刷屏,正向流量的陣地你不占領就會被別人占領。雷軍帶給小米汽車的流量效果羨煞一眾汽車人,李想又何嘗不是車圈“微博之王”,李斌、李書福、魏建軍等也紛紛卷進直播間。

有分歧不可怕,可怕的是選擇性傾聽,扛著流量反流量,一方面把所有批評當作惡意攻擊,一方面把些許贊賞當作全面勝利。

周鴻祎沒駕照,但擁有不少車坐過不少車,也比普通用戶更具發(fā)聲機會和能力。中國汽車產(chǎn)業(yè)的健康發(fā)展,亟需多角度多層次的評價體系,專業(yè)意見領袖挺重要,“不懂行”的周鴻祎并非零價值,有心評點二三的普通民眾越多越好。

理想創(chuàng)始人李想在二季度財報會議上表示,“會解決純電產(chǎn)品的外觀問題”。算是承認和復盤了MEGA的外觀問題——年初的“靈車風波”充斥了惡意攻擊,也確有普通用戶的疑惑,怎能為了回擊惡意就忽略了樸素感受?

北京商報評論員 張緒旺

右側廣告

本網(wǎng)站所有內(nèi)容屬北京商報社有限公司,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商報總機:010-64101978 媒體合作:010-64101871

商報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和平里西街21號 郵編:100013 法律顧問:北京市中同律師事務所(010-82011988)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276691 舉報郵箱:bjsb@bbtnews.com.cn

ICP備案編號:京ICP備08003726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502045556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112022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