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國際頻道

美歐“貿易補貼戰(zhàn)”一觸即發(fā)?

出處:北京商報 作者:方彬楠,趙天舒 網編:方彬楠 2022-12-05

壹圖網/圖

美國總統(tǒng)拜登今年8月簽署、將在明年1月生效的《通脹削減法案》,正在美國和歐盟之間攪起風浪。其中部分條款規(guī)定,美國政府將為在其本土制造的電動車相關產業(yè)等提供高額補貼。歐盟國家認為,這將迫使歐洲企業(yè)將生產線轉移至美國,掏空本就衰落的歐洲制造。一場產地之爭,大有升級為“補貼戰(zhàn)”之勢。

美國優(yōu)先

當地時間上周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歐盟必須“簡化和調整”有關國家補貼的規(guī)則,以抵消美國的競爭性影響。這是她首次公開回應美國《通脹削減法案》。

《通脹削減法案》通篇未提“補貼”一詞,但國際社會普遍認為,該法案違反了世貿組織(WTO)規(guī)則,其實質是一種具有歧視性的貿易保護政策。根據該法案,美國聯邦政府將為綠色投資和綠色消費提供高達3690億美元的補貼,但前提是,電動汽車必須在北美進行組裝,電池生產所用的關鍵礦物質必須部分來自美國或美國的自貿伙伴。

歐洲國際政治經濟中心主任埃里克松警告說,該法案反映了“美國優(yōu)先”政策,將損害歐盟企業(yè)利益,歐盟必須對此保持警惕。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水清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對于企業(yè)而言,想要爭取美國所給予的補貼以及稅收減免,就需要調整采購商或供應商計劃。如果不是在法案規(guī)定的北美地區(qū),就得逐步地把供應商給調整過來,所以對于非北美地區(qū)的企業(yè)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這也是為什么歐盟反對這個法案的原因。

歐盟批評道,此法案旨在將美國打造為電動汽車行業(yè)的領頭羊,卻讓歐洲付出代價。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對德國《商報》表示,科技創(chuàng)新是幫助歐洲走出能源危機的關鍵,而《通脹消減法案》將導致歐洲“錯失下一輪技術創(chuàng)新變革的機會”。德國執(zhí)政黨社會民主黨領袖拉爾斯·克林貝爾對路透社表示,工業(yè)崗位可能“從德國和歐洲本土消失”。

楊水清也指出,如果法案持續(xù)推行,美國的企業(yè)會重新布局供應鏈上的合作方。這對在產業(yè)鏈里的地區(qū),比如美墨加自貿區(qū)是一個極大的利好。自然而然會拉動當地的就業(yè),給當地創(chuàng)造稅收。但對于不在北美地區(qū)的企業(yè),就會迅速被淘汰。

兩敗俱傷

德國總理朔爾茨曾警告,這樣的做法最后會演變成一場巨大的關稅戰(zhàn)。奧地利經濟研究所所長加布里爾·費爾貝邁爾也認為,“曠日持久的爭端讓人想起空客公司與波音公司之間持續(xù)存在的飛機制造補貼議題。在最壞的情況下,我們會陷入功能失調的世貿組織幾乎無法判決的補貼競賽”。

事實上,美歐之間的貿易摩擦早已不是新鮮事。自2016年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上任,美國政府就在“美國優(yōu)先”的理念下大行貿易保護主義,也給美歐關系蒙上陰影。彼時,特朗普政府以美國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為由,對歐洲、亞洲及其他地區(qū)的鋼、鋁加征關稅。

隨后,歐盟也宣布關稅反制措施,將一系列美國產品的關稅提高一倍至50%,包括美國制造的飛機、拖拉機、冷凍橙汁、煙草和葡萄酒等。這曾經讓美國企業(yè)及其雇傭的工人付出了沉重代價。關稅實施后,美國對歐盟的烈酒出口下降了近40%。

楊水清坦言,如果美國繼續(xù)堅持該法案,歐盟不排除再次采取關稅補貼來應對。但在俄烏沖突之后,歐洲對美國能源依賴嚴重,要痛下決心跟美國翻臉并非易事。

馮德萊恩還承認,美歐之間存在爆發(fā)“補貼競爭”的風險,但她強調,歐洲與美國發(fā)生“貿易戰(zhàn)”更不符合雙方的利益。

11月初,德國政府發(fā)言人曾呼吁自貿談判,但美國與歐盟都不買賬。美國政治新聞網指出,上一次試圖達成自貿協(xié)定的努力——《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xié)議》(TTIP)談判,在經歷了3年的痛苦談判后宣告破裂,既遭到美國時任總統(tǒng)特朗普的反對,又引發(fā)了歐盟國家對于向美國開放市場后“被拉垮”的擔憂。這一次重啟歐美自貿談判的呼吁,同樣無疾而終。

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則呼吁歐洲聯盟針對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申訴。德國豐克媒體集團當地時間12月4日援引朗格的話報道稱,《通脹削減法案》相關內容與世貿組織規(guī)則不相符,他不認為歐盟與美國的談判能解決爭議,“不會有大的實質性改變”。

徒有虛名

在歐洲對美國的不滿情緒日益公開化之際,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于11月29日抵達美國,開展了為期3天的國事訪問,補貼法案正是重要議題之一。

但據媒體報道,雙方未能有效化解圍繞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的重大分歧。馬克龍強調,美方補貼措施事實上會導致歐洲正在推進的新能源項目面臨終結。拜登則表示,不會因該法案中的本土補貼政策引發(fā)歐洲國家不滿而“道歉”,但可以對法案內容進行“微調”。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推動美國電動汽車、清潔能源等領域的發(fā)展,《通脹削減法案》其實質內容與通脹關系不大。楊水清表示,此法案是拜登在中期選舉前提出,而通脹恰恰是選民最關注的問題,起這個名字更多的目的是為了拉攏選票。

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經濟思想發(fā)展研究院研究員岳翔宇則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從經濟學角度講,通常增加投資是助推通脹,削減財政赤字是有助于削弱通脹,這部法案怎樣在擴大投資的同時削減通脹?主要有兩點,第一是法案提出要投入資金增強稅務部門針對大企業(yè)和高收入群體的執(zhí)法能力,而且設定利潤超10億美元的公司最低稅率不得低于15%,也就是增加財政支出的同時增加財政收入,法案預計可以削減財政赤字超過3000億美元。第二是美國本輪通脹源于俄烏地緣沖突帶來的能源價格上漲,因此清潔能源投資可以豐富能源種類、增加供給總量,提升能源獨立性。

岳翔宇認為,法案肯定會加速美國新能源產業(yè)發(fā)展,但是通過對新能源的支持性投資來提升產能需要數年的周期才能看到是否奏效。短期而言,市場擔心美國頁巖油頁巖氣企業(yè)考慮到法案將在長期中降低能源價格,因此減少當下的設備投資,導致產能不足,反而促進能源價格上漲。而且美國的鋰電等產業(yè)鏈發(fā)展配套不足,短期內肯定有很多中間品和原材料需要進口。

不過,對拜登政府而言,最大挑戰(zhàn)可能未必在于技術、貿易層面,而是該法案未來如何推行。在剛剛結束的美國中期選舉中,共和黨拿下眾議院控制權。但共和黨議員不喜歡《通脹削減法案》并不是秘密,此前該法案在參議院投票時,所有共和黨人都投了反對票,是民主黨使用預算調停程序的特權強行以簡單多數通過。

楊水清認為,未來對于《通脹削減法案》能否按照拜登政府的最初想法實施,尤其是涉及錢的部分,是存在不確定性的。共和黨還可能努力剝離《通脹削減法案》的一部分內容,比如減少補貼數額。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趙天舒

右側廣告

本網站所有內容屬北京商報社有限公司,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商報總機:010-64101978 媒體合作:010-64101871

商報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和平里西街21號 郵編:100013 法律顧問:北京市中同律師事務所(010-82011988)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276691 舉報郵箱:bjsb@bbtnews.com.cn

ICP備案編號:京ICP備0800372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45556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1120220001號